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咨询:027-87001498
业务:13507150700
邮箱:xintuokj@163.com
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111号光谷芯中心科技园文馨楼1栋2单元403室
在线反馈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拓 -> 公司动态

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作者:心拓科技  日期:2019-08-06  来源:湖北心拓  浏览:7214


    摘    要: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知识,通过综合运用社会心理服务、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手段,来理顺社会情绪,平和社会心态,引领价值取向,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防控社会风险,促进公平正义,构筑社会心理防线,有效维护社会稳定。这是社会心理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是需要发挥的作用,也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社会治理中的定位。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十问

    第三问: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提出,最初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知识,通过综合运用社会心理服务、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手段,来理顺社会情绪,平和社会心态,引领价值取向,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防控社会风险,促进公平正义,构筑社会心理防线,有效维护社会稳定。这是社会心理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是需要发挥的作用,也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社会治理中的定位。

 
    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建设平安中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这是综治和平安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打造平安社会的前提是做好稳控工作。社会心理服务是维稳工作的“心防”工程。怎么“稳”?怎么“控”?如何应用心理学原理做到“心服口服”?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需要探索掌握新的方法、新的技巧,来适应新的社会体制变化,化解新的社会矛盾。这是广大社会心理工作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同时,需要社会心理服务行业和队伍,积极研究探索适应社会治理需要、适应社会稳定需要的社会心理服务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是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措施,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二、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如何认识和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需求性质来看,人类需要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物质性需要,指的是保暖、饮食、种族繁衍等生存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第二层次是社会性需要,它是在物质性需要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包括社会安全的需要、社会保障的需要、社会公正的需要等。第三层次是心理性需要,指的是由于心理需求而形成的精神文化需要,比如价值观、伦理道德、民族精神、理想信念、艺术审美、获得尊重、自我实现、追求信仰等。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物质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开始更多追求社会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能够引导人们积极的面对自我问题、家庭问题,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合理的渠道表达自我诉求。降低和消除因超负荷工作或学习、情感变故与家庭破裂、网瘾依赖、生活负担、急功近利倾向、过分溺爱独生子女、投资受损、老年人缺乏关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等各种社会问题带来的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促使每一个人关注自我心理健康,提升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素质。

    三、是服务社会的民生工程

    民生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衡量,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感受。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和新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大批农民进城,在民生改善和发展中,会因不同环境产生不同的社会心态,以及与这种社会心态相适应的民生心态。民生心态是社会个体对民生发展、建设这项事业的看法、观点和倾向,无数个体的集合构成社会对民生发展的心理状态,包括对民生发展的价值判断、趋势走向和得失取舍。在全社会建设一个适应新城市化环境的“民生心态”,成为中国社会民生改善的重要基础工程。

    民生心态建设是维护民生发展秩序的基础,也是推动其沿着既定、正确的路径前进的思想保障。重视人民的精神民生,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早谋划,早推动,能够真正从人民的心理需要出发,对人民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并给予社会关爱,指导和改善个体、群体、社会的行为,有效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于改善人民的生存状态,促进家庭和睦,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心态建设工程。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素材由客服人员采集于互联网,而本公司并不负责检视本网站由其他用户提供的内容。因此,对于部分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以及著作权的归属,或是其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公司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站转载稿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 评论信息

暂时还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   *
  • *
  •   *
  • 评论内容不超过500个字。
  •   *  
  • 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文明用语!